中信兄弟-63個袖珍人在景區表演謀生 作者:benson 2020 年 8 月 22 日 策劃編輯為何不宜總是坐班?期刊、圖書的策劃編輯,中信兄弟不宜總是坐班。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一個策劃編輯,如果想吸引、留住高端作者,天天坐班,顯然是不行的。我做過一段短期的策劃編輯,略有體驗──高端作者,尤其是在學術會議上有過溝通和交流的,更易于成為潛在作者,成為“賜稿人”。有的學術報告的PPT,能被約到(改編為高端訪談)也是不錯的結果。記得有一次,我正在(南寧)和一位老院士“套近乎”,我參加學術會議不多,遇見他的機會也就偏少。沒有想到的是,斜刺裡殺出一個程咬金──他和院士更熟悉一些,徑直索取PPT,院士很痛快地答應了。我有種被“搶”的感覺。只好另外約其他的,這次倒是沒有被“程咬金”橫斧奪稿,院士幹脆拒絕了提供PPT。我再次受挫。第三次出擊,仍然在會場。遇到的院士更熟悉一些。院士非常痛快地同意了。會議結束後,我趕緊與院士聯系,他告知了秘書電話。我聯系上了院士秘書,為便于接收大文件還加他的QQ。秘書很快發送來了PPT,我趕緊“改編”成了專訪。轉眼間,已經是近四年前的事情了。這個專訪,編輯部加了“編者按”。“2016 年 11 月 10 ─ 11 日,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 2016 年學術年會在廣西南寧召開。會議期間 《測繪科學》編輯部對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先林研究員進行了專訪。圍繞本屆年會 “互聯網 + 測繪地理信息”的主題,劉先林院士就 “互聯網+ ”時代下 GIS 在作業範圍、重復採集頻率、分辨率與精度、後處理智能化特點、 GIS 與大數據的融合、增強型 GIS 對 3DGIS 提出更高要求等特征以及 3 個創新要求進行了闡述。劉先林院士以 “萬億產值的智慧城市中的地理信息”和 “萬億產值的虛擬現實技術中的地理信息”為主介紹了增強型 GIS 的廣泛應用空間,提出更深層次的專業應用───公路 BIM ,認為將來會出現網絡空間與 GIS 實體空間相互融合、 IP 地址空間化與電子標簽網等新趨勢。”無獨有偶,我在蘭州參加會議時,就餐時沒有獨自埋頭吃飯,看到校友啊、同行啊,牛人呀,都會主動打招呼、攀談,交換名片。這樣做,終究是有收獲的。在我離開“策劃編輯”崗位後,一位老院士兼校友,突然打來電話,說有稿子。雖然,我由于任職時間過短,無法成為他的責編,也是心頭一熱,感覺到了老校友的信賴和支持…….即使離開了策劃編輯的崗位,我也一直認為,要想手頭有優質稿源,天天坐辦公室是不成的。策劃編輯,應該即使到學術會議的現場去、到學者雲集的地方去……(籍利平。北京海澱。2020-07-20,午時兩刻。) 【參考文獻】[1]劉先林.“互聯網+”時代GIS的智能特征及展望[J].測繪科學錛2017錛42(02):1-4.(原文,可以提供。)自由放任放入的代價─再談要求帶口罩黃安年文黃安年的博客/2020年7月20日發布(第25428篇)如果說上世紀三十年代自由放任經濟學已經被由美國開始並蔓延全球的經濟大危機災難所否定,那麼自由放任的社會思潮,很可能將被由歐美疫情蔓延和反彈帶來的違反人際科學交往的人為災難所否定,若為萬千生命故,63個袖珍人在景區表演謀生自由放任需限制,這從是否要求帶口罩,是否依據疫情的蔓延程度在公共場合必須帶口罩的規定與否中看得很清楚了。5月7日筆者博文提及“隨著新冠肺炎病毒的全球多點爆發和快速蔓延,僅僅3月10日至今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從10萬到百萬到370多萬的全球確診患者數字,美國患者從不到千人發展到120多萬,死亡7萬多的數字給人們帶來太多的思考,在一定意義上說明已經敲響了自由放任生活的喪鐘。疫情快速多點蔓延告訴人們,疫情不分國界和制度,不問貴賤和貧富,不論地域和種族,手機儲值娛樂城病毒無縫不佔,尤其是哪些自由放任不加節制的隨意接觸的人群,最容易中招得病和傳染,在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和世界各地概莫能外。”如今全球確診患者數字高達1400萬左右,林益世日增26萬多,死亡病例60多萬;美國確診患者370多萬,死亡病例14萬,日新增確診人數七萬多。盡管絕大多數科學家認定為防護疫情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止疫情的蔓延,然而直到如今美國聯邦制政府依然不肯發布統一的佩戴口罩令,其理由居然是所謂的為保障個人“自由”,水湳智慧城而越來越多的疫情蔓延群體案例,恰恰是不戴口罩的“自由”加劇了疫情的快速蔓延。90年前的自由放任經濟學帶來全球經濟的大衰退和美國1/4的失業率;如今自由放任社會思潮不僅帶來全球經濟的大衰退,而且加劇了疫情的蔓延和反彈,以及社會矛盾的深化。是到了認清自由放任思潮危害的時候了。為了個人和他人的安康安全,隨時準備帶好口罩,這無關限制個人自由與否。 ***********************應對疫情中自由放任的代價黃安年文黃安年的博客/2020年5月7日發布(第24688篇) 90年前的三十年代世界經濟大危機起源于美國,這場席卷全球危機的最重要結果顯示,當時佔據經濟領域主導地位的自由放任主義無力應對經濟大危機,逐步讓位于主張國家強力幹預經濟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新時期。自那時起,美歐政府更加重視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的交替使用,愈加重視發揮看得見的手在危機時期的功能,宣揚自由放任的約翰 馬歇爾經濟學,讓位于主張國家幹預的約翰 凱恩斯為代表的經濟學。不過在歐美國家的社會生活中依然以自由至上的自由王國自詡,這種自由生活在相當程度上達到了放任無度的地步,以至于了盡管科學技術發達仍無力應對傳染性流行疾病蔓延帶來的一波又一波對人類的折磨,在這個領域社會達爾文主義思潮依然盛行甚至佔據主導地位,擴大的種族差距、貧富懸殊以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明顯差距。全球化浪潮使得一些新興經濟體國家脫穎而出,但在全球總體上這些差距並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隨著新冠肺炎病毒的全球多點爆發和快速蔓延,僅僅3月10日至今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從10萬到百萬到370多萬的全球確診患者數字,美國患者從不到千人發展到120多萬,死亡7萬多的數字給人們帶來太多的思考,在一定意義上說明已經敲響了自由放任生活的喪鐘。疫情快速多點蔓延告訴人們,疫情不分國界和制度,不問貴賤和貧富,不論地域和種族,病毒無縫不佔,尤其是哪些自由放任不加節制的隨意接觸的人群,最容易中招得病和傳染,在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和世界各地概莫能外。如上所述,自上世紀三十年代大危機後,自由放任思潮和經濟理論主導地位已經被適度的國家幹預主張所取代,這種幹預的力度和內容各國有所不同。而不同形式的國家幹預經濟生活實際上是對經濟領域裡自由放任的約束,絕對的不加限制的自由放任經濟政策在當下任何國家都是沒有的。不過這種幹預往往不涉及社會生活領域,因而自由放任式的生活方式在歐美等國家比比皆是,病毒中招之多也就不足為奇了。新冠肺炎疫情以呼吸道接觸快速感染為特征,在全球大流行時期,我們已經並將繼續看到一種現象,凡是對社會上個人和集群自由度不加必要的幹預和限制的地方,疫情蔓延就難以控制甚至迅速擴大。凡是集群而不加設防的人們容易中招。以為放任的我行我素自由價值觀對社會對國家對個人和家庭有利的結論已經引發人們廣泛的質疑,以為對個人行動自由加以必要的限制就是妨礙自由的見解也受到廣泛的質疑,以為宣揚外來說可以為放任不管、防控失職開脫顯得蒼白無力,以為通過自由放任式的社會達爾文主義的群體免疫來應對疫情,統元電子遊戲場將使國家和人民難以承受而成為災難,連始作俑者也不得不宣布放棄。目前我們已經看到各國政府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採取限制行動自由“保持社交距離”的各類措施。疫情的發展顯示遏制疫情不能指望速決,很可能是持久戰,有鑑于此,全球化下的國際社會需要立足于防疫常態化的經濟和社會生活運用,在這種情況下不僅會強化對經濟生活的國家幹預和國際性協調,而且會強化對于社會生活的幹預和調整,是否可以這樣預判,自由放任式的社會生活將為有節制和政府幹預的生活方式所逐步取代,我們需要適應這個可以預計的變化。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123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