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多電子遊藝場-五糧液申請七糧液商標被駁
迄今分辨率最高太陽圖像出爐迄今分辨率最高太陽圖像出爐 迄今分辨率最高太陽圖像出爐 圖片來源:美國《新聞週刊》網站 迄今分辨率最高太陽圖像于近日新鮮出爐!在圖像中,人們可以看到明顯的米粒狀結構,每個米粒的大小都跟美國德州的面積差不多。研究人員稱,這些圖像提供的前所未有的細節,能幫助科學家研究太陽磁場,從而進一步揭示太陽的奧秘。 據美國《新聞週刊》網站近日報道,這些高清圖像由位于夏威夷的丹尼爾·井上太陽望遠鏡(DKIST)拍攝,DKIST是目前性能最強大的太陽望遠鏡,主鏡面寬4米。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國家太陽天文台(NSO)發言人克萊爾·拉夫蒂表示:借助這些圖像,我們首次能解析太陽磁場最小特征內的細節,據信這些微小亮斑將能量輸送到太陽大氣的外層——日冕。這些亮斑甚至可以幫助科學家解釋,為什麼日冕溫度高達數百萬攝氏度,但太陽表面溫度卻僅有5500攝氏度左右。 研究人員認為,該望遠鏡與2018年發射升空的帕克太陽探測器,以及即將升空的 太陽軌道飛行器,將迎來太陽科學的新紀元。 NSO主任瓦倫丁·皮勒在一份聲明中說:DKIST將提供對太陽外層及其中發生磁過程的遙感觀測結果,這些磁過程會傳播到太陽系中,帕克太陽探測器和太陽軌道飛行器能對這些過程產生的結果進行測量,從而幫助我們理解恆星及其行星如何通過磁場聯結。此外,這些望遠鏡提供的數據,也將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空間天氣。 空間天氣指太陽爆發及其對地球空間環境的影響,包括幹擾航空飛行、通信系統和電網等。研究人員稱,目前,人類的空間天氣預報能力至少落後地球天氣預報50年。 在接下來的六個月中,工程師們將繼續測試望遠鏡並調試儀器,以供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未來使用。拉夫蒂說:隨著越來越多儀器上線,將使我們能探究太陽磁場最細微細節,這對我們了解空間天氣至關重要。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華人學者談疫情:我希望國家成立專家團來闢謠 從確定冠狀病毒到確定病毒人傳人需要多長時間?何時確認人傳人?為何沒有及時公布? 圍繞著甩鍋大戰的幾大迷思,至今未能解開。保守成了目前地方政府和CDC給出的最可能的解釋。 2月2日,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預防獸醫系終身教授王秋紅和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醫學院教授蘇立山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卻表達了一種完全不同的理念:傳染病防治絕不能保守,從一開始就要當作人傳人來看待。 我看到武漢市長的發言非常有中國特色,也理解CDC主要決策都要向上請示。希望這次之後能有所改革。蘇立山說。 《中國科學報》:從您的關注點來說,這次疫情應對有哪些不足和值得反思的地方? ▲ 蘇立山: 這次疫情吸引了全球的關注和支持,我每天都要看相關新聞和論文。可以說確實暴露了一些值得改進的地方。 比如中國疾控中心(CDC)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那篇有爭議的文章,是一個很好的流行病學研究,我花了很多時間來看。 數據顯示12月8日~12月18日之間的7個病例只有2個與華南海鮮市場相關,其他5個都無關。1月1日關閉了海鮮市場,但此時,47個病例中只有26個相關,將近一半都不相關。 1月1日~11日,191個病例中只有19個相關,為什麼當時宣傳大部分去過海鮮市場? 這個說法有點誤導,由此做出沒有人傳人、有限人傳人的判斷是錯誤的,導致公眾沒有重視疫情。 《中國科學報》:但是CDC說明這篇文章是回顧性分析,數據是基于截至1月23日上報的確診病例做出的。 ▲ 蘇立山: 所以CDC應該第一時間得到相關信息,指導決策。 《中國科學報》:從現在公開的信息來看,很多科研機構在1月2日左右就確定了是冠狀病毒。現在爭論的焦點在于何時確定人傳人。 從您專業的角度來說,從確定冠狀病毒到確定人傳人需要多長時間? ▲ 蘇立山: 我是病毒學家,病毒既然能從外界進入人體,明顯是可傳播的,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應該首先認定為可傳播;如果要說它不可傳播,需要確鑿的證據。 我認為首先就認定病毒不可傳播是不可理喻的。 冠狀病毒是跟SARS接近的病毒,我們在SARS上吃過大虧,確認病毒信息之後,應盡早隔離,因為沒有特效藥,只能隔離。 如果是我,會立刻通知所有人提高到最高警惕。但是做這種決策比較復雜,尤其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要考慮各種因素。 ▲ 王秋紅: CDC一開始說未發現明顯人傳人,這句話應該說沒有完全錯。 但是我作為搞預防的人,就覺得這個話說得不對,很不負責任。 對于傳染病控制來講,最開始不管是什麼情況,都不能說沒有人傳人。 可能是因為樣本不夠沒有發現人傳人,但是冠狀病毒是RNA病毒,完全可能變成人傳人,而且根據SARS的經驗就是人傳人。 所以這句話不應該是句號,應該是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