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地主小遊戲-鄭爽歸還奇妙小森林道具
大家手筆:社會主義分配制度理論的創新發展大家手筆:社會主義分配制度理論的創新發展 陳宗勝 2020年03月30日08:00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將“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納入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反映了新時代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認識的深化,是對社會主義分配制度理論的創新發展。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一個顯著優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實踐表明,“允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政策思路和收入分配體制改革舉措,符合經濟發展中收入差別變動規律,在推動創造經濟快速發展奇蹟的同時,避免了收入分配兩極分化。2008年前後,我國居民總體收入差距程度已越過最高點進入緩慢下降階段,收入差距趨于縮小。發揮這一顯著制度優勢,有利于進一步縮小收入差距,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我國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所有制制度,決定了在收入分配領域必然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制度。在國有制和集體所有制中,全體人民和集體共同佔有生產資料和生產成果,勞動者通過付出自己的勞動直接與生產資料結合並獲取相應收入。因此,公有制經濟中必然實行按勞動貢獻取得收入的分配制度,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決定了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決定》強調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制度,強調多勞多得,著重保護勞動所得,增加勞動者特別是一線勞動者勞動報酬,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具有現實針對性和重要的理論、實踐意義,必將促進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從而進一步激發經濟發展動力。 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和社會分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