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ya娛樂城-客遊券申請 作者:benson 2020 年 8 月 13 日 hoya娛樂城上海市台聯名譽會長林明月:有幸與國家共前進“前後39年,我們眼見國家不斷強盛,深感欣慰,有幸在這個偉大時代開啟之時,選擇與國家共同前進的人生道路,客遊券申請我感到很幸福,更為中國共產黨和國家事業的建設及取得的成就而感到無比驕傲。”上海市台聯名譽會長林明月如是說。 從1980年遠涉重洋回到大陸至今,出生在台灣桃園的林明月已在上海工作和生活了39個年頭。在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她說,是當初的這個決定讓她成為改革開放的參與者、見證人和受益者。 “剛來的時候民生用品缺乏,日常食衣住行的生活方式與海外差距甚大,帶給我的挫折感很強,沒想到生活狀況是這樣的”,林明月笑著舉了個例子,百老匯娛樂場“記得有一次擠了兩趟公交車去淮海路哈爾濱食品商店買蛋糕,當時身上只有鈔票沒有糧票,怎麼商量也沒能買到一塊蛋糕。但是現在,身上只要有一部手機,現金都不用帶就能通行無阻,足不出戶也能買到糧油、水果、蔬菜和家庭用品,樣樣都能送上門,40年改革開放的變化就是這樣大”。 林明月自小在台灣接受教育,1971年隨丈夫範增勝赴日本、美國深造、工作。盡管已有美國“綠卡”,一家三口生活安逸,但在得悉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特別是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促使林明月夫婦作出舉家來上海工作、參加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決定。她先後任上海港務局信息中心主任,上海市台灣同胞聯誼會黨組書記、會長,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等職,期間兼任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台聯副會長、全國婦聯執委、常委,上海市政協常委等社會職務。1985年,林明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大代表,第十六、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 談到學以致用的港口專業,作為中國港口計算機應用方面的專家之一,林明月回憶道,1978年的上海港集裝箱年吞吐量是280個標準箱,其他主要是件雜貨、散貨,靠肩挑背扛為主,碼頭庫場破舊,處于非常落後的程度。而且壓港現象嚴重,百餘艘船舶在長江口排隊等著進來,但泊位不足,航道水淺,要等到潮差才能進來。 “今天上海港已經成為全世界最現代化的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每年已達4000多萬標準箱,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港口管理也從純人工走向信息化、標準化和科學化,你說是不是翻天覆地?”林明月頗為驕傲地反問。 交談中,很容易發覺林明月鄉音未改,“早年的時候聽到改革開放的消息,不少旅居海外以及台灣島內的台胞懷著又想來又害怕的矛盾心情,開始經第三地輾轉來到大陸尋根探親,來了以後感到大陸還是手足同胞,有親情、有鄉情,但貧窮和落後也是現實。” 如今,兩岸關系早已變為了全面“三通”。有了智能手機以後,林明月跟海外島內的親朋都用微信聯系、視頻聊天,“若有老同學、好友來上海,都會在網上預訂好行程、食宿,再也不用擔心買車票、住旅館的問題”。海外友人無論是來遊玩還是工作,跟林明月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大陸現在太方便了,進步太快了”。 台胞們也說:“現在上海落地簽,手續便捷,想來就來,卡式台胞證,一卡樣樣通”。在林明月看來,那些當初赤手空拳,拎著兩只皮箱來創業的台商,現如今許多都是打出一片天的企業成功人士,“他們在改革開放的大舞台上,施展才華,為社會發展進步作出積極貢獻。” “在國家變革最大的年代裡,湖北恩施防汛應急響應升為一級我們有幸與十幾億同胞攜手共進,除了發揮專業作用以外,還能參與國家大政方針政策制定、督促落實,為國家統一、民族復興大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心力。”林明月頗為感慨。(完)(記者 許婧)正在此間舉辦的第39屆台北音響暨藝術大展上,紀念電影《梅豔芳菲》內地定檔包括雕塑、材料畫、唐卡等眾多大陸藝術家創作的作品亮相。現場觀眾絡繹不絕,有參觀者表示這些作品加深了他們對中華文化的了解。 在畫作展區,參展企業上海大雅堂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負責人蘇繡正在為參觀者講述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作品《文苑圖》的復制品。“這幅圖是按1:1的比例制作,描寫的是4個文人在鬆下吟詠的情景。從膠版印刷到數碼高保真輸出,我們在復制中力求貼近生活,用當代科技還原真蹟,樂門電子遊戲場讓老百姓把國寶帶回家。”她說。 除了北京故宮博物院,現場還展出多款來自大陸其他博物館以及台北故宮博物院的館藏作品。蘇繡說,這樣的展覽不僅可以幫助兩岸民眾了解共同的歷史文化,也為年輕藝術家交流搭建了平台。 唐卡展區的畫作主要反映青藏高原的文化傳統,既有寺廟、宮殿等歷史遺蹟的展現,也不乏色調鮮麗的當代藏族同胞生活圖景,讓參觀者從中領略到雪域風情。據悉,這些作品均由藝術家們手工制作,以礦物質作為原料,便于長久保存。 前來觀展的台北市民羅先生說:“這麼精致的畫作以前只在電視雜志上見過。這些作品從材質到畫工都很專業精湛,讓人佩服。它們深具歷史的厚重感,更讓我們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展覽現場還有不少青年藝術家的文創作品,包括用彩色卡片記錄老上海風情,用紅茶、板藍根、鬆木等植物材料染制的彩色圍巾等。 前來參展的上海代表團策展人陸詠青說,台灣藝術家對傳統手藝傳承得很好,而本次參展的上海藝術家的作品偏時尚一些。兩岸藝術家可以互相交流,增進了解,共同傳承中華文化。 據主辦方介紹,此次展出內容還包括音響、影音、音樂唱片、週邊配件等,展覽期間還邀請音響藝術界知名人士舉辦多場講座。(記者 楊慧 章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