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樂線上娛樂城-盧秀燕槓上AIT
東南亞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一、注意一節課知識的整體性 現在的初中地理教材是案例式編排,打破過去過于注重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如果一節課的教學內容還不注重整體性,就會使知識更加支離破碎,更加不利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初中地理區域教學中,地理位置的教學,是學習任何一個區域的首要分析要素。因為地理位置分析不透徹的話,後面的課堂教學目標就難以達成。尤其是教材安排的第一案例《東南亞》地區教學,必須達到讓學生清楚的知道,如何描述一個地區的地理位置,知道地理位置觀察的視角應主要從哪幾個方面入手?否則,就會陷入具體知識的教學中,而不能跳出教材,整體把握編者意圖,課標要求將很難達成! 我們知道,地理位置的描述主要從海陸位置、經緯度位置、相對位置幾個方面入手。而且這種地理思想要貫穿整個初中地理教學始終。 東南亞一課中,教材首個大標題是十字路口的位置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但是,筆者在聽課中卻發現,有些教師課堂上卻省略了經緯度位置分析,而主要從海陸位置和相對位置分析東南亞的十字路口。這是一種不完整、不科學的教學。筆者認為,此處經緯度位置的分析必須要提及,而且要加以分析。況且,東南亞位于100°,赤道附近,會更加佐證十字路口位置說法的正確性,也會為分析本地區氣候的特征做好鋪墊。 有教師認為,分析氣候特征的時候再分析位置特點,筆者認為,那樣組織教學效果不好。一是割裂了區域地理位置特征分析的整體性,不利于學生學習;二是氣候特征應該主要是利用氣溫、降水等圖表來分析。 那麼正確組織東南亞地理位置教學的思路應該怎樣呢? 1.[讀圖] 讀《東西半球圖》提問] 從圖上看東南亞位于哪兩個大陸和哪兩個大洋之間?(從海陸位置和相對位置看,東南亞處于亞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 2.[讀圖]讀《東南亞政區圖》引導學生思考,